西塘图为姑苏吴隐君题

· 孙蕡
放臣海曲怀京华,孤旅天涯念乡国。 谁传此意入图画,令我一见三叹息。 毗陵野老吴中人,旧与季子曾相亲。 太湖三万六千顷,荡漾咫尺阊门云。 姑苏台荒烟树绿,下着诗翁数椽屋。 凉风洲渚芙蓉开,细雨林园木瓜熟。 画船挝鼓海天晴,越女新裁白纻轻。 馆娃宫暗暮云合,子夜歌阑春水生。 季家风雅谁与比,况是吴兴外孙子。 曲几时摊旧赐书,牙签满插前朝史。 南来无复少年狂,茅栋低低一炷香。 久嫌尘居隘容膝,更置别业开西塘。 西塘隐约湖山曲,塘边还种虎邱竹。 对酒菰蒲照座明,捲帘鸥鹭当窗浴。 此图风致真可人,点染直欲穷天真。 平子愁来独长咏,张衡老去谁为邻。 吾观季子好风骨,正好还家及秋律。 笔床茶灶逐天随,莼菜鲈鱼莫相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放臣:被放逐的臣子。
  • 海曲:海隅,海边。
  • 孤旅:孤独的旅人。
  •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市。
  • 季子:古代对排行第四的男子的称呼。
  • 阊门:苏州古城的西门。
  • 姑苏台:苏州的一处古迹。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
  • 子夜歌:古代歌曲名。
  • 风雅:指文雅、高雅。
  •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市。
  • 外孙子:外孙。
  • 曲几:弯曲的小桌子。
  • 牙签:用象牙制成的签牌,用于标记书籍页码。
  • 前朝史:指前代的史书。
  • 尘居:尘世中的居所。
  • :狭窄。
  • 别业:另外的产业或居所。
  • 西塘:地名,位于今浙江嘉兴市。
  • 虎邱竹:虎丘山上生长的竹子。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
  • 鸥鹭:两种水鸟。
  • 点染:绘画中的点画和染色。
  • 平子:古代文人名。
  • 张衡: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科学家。
  • 秋律:秋天的律令,指秋天的时节。
  • 笔床茶灶:指文人的生活用品。
  • 天随:随天意。
  • 莼菜鲈鱼:两种江南特产,莼菜和鲈鱼。

翻译

被放逐的臣子在海边怀念京城,孤独的旅人在天涯思念家乡。谁能将这种情感传达到图画中,让我一见到就三次叹息。毗陵的野老,是吴中人,曾经与季子亲近。太湖广阔,三万六千顷,湖水荡漾,近在咫尺的阊门云雾缭绕。姑苏台荒废,烟树绿意盎然,下面有诗人的几间小屋。凉风吹过洲渚,芙蓉盛开,细雨中林园的木瓜熟了。画船上鼓声震天,海天晴朗,越女新裁的白纻轻飘飘。馆娃宫在暮云中暗淡,子夜歌声停歇,春水涌动。季家的风雅无人能比,何况是吴兴的外孙。弯曲的小桌上时常摊开旧赐的书,牙签标记着前朝的史书。南来后不再有少年的狂放,低矮的茅屋中只有一炷香。久居尘世感到狭窄,于是开辟了西塘的别业。西塘隐约在湖山之间,塘边还种有虎丘的竹子。对酒时菰蒲照亮座位,捲帘时鸥鹭在窗前沐浴。这幅图画的风致真是迷人,点染得几乎要穷尽天真。平子忧愁时独自长咏,张衡老去后谁是他的邻居。我看季子有好的风骨,正好回家赶上秋天的时节。笔床茶灶随天意,莼菜鲈鱼不要错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放逐臣子和孤独旅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图画的描绘,展现了太湖、姑苏台等江南风光,以及季家的风雅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