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四时词四首
姑苏台上春风和,江花乱落江水波。交疏杨柳绿参差,华筵夜列开绮罗。
当筵西施间群娥,朱颜为君起微酡。自拈红牙节清歌,飞花著人思繁多。
华月耿耿度斜河,疏星出河夜欲过,乌啼哑哑奈尔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纻:古代的一种细而白的夏布。
- 交疏:交错稀疏。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这里指华丽的宴席。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被用作美女的代称。
- 群娥:众多美女。
- 微酡:微醉,脸色微微泛红。
- 红牙:红色的牙板,古代乐器。
- 节:节拍。
- 华月:明亮的月亮。
- 耿耿:明亮的样子。
- 斜河:斜挂的银河。
- 哑哑:乌鸦的叫声。
翻译
姑苏台上春风和煦,江边的花朵纷纷飘落,江水波光粼粼。杨柳交错稀疏,绿意盎然,华丽的宴席在夜晚展开,铺满了绮罗。
宴席上,西施和众多美女环绕,她们为君王微微醉红了脸颊。手持红牙板,随着节拍清唱,飞舞的花瓣落在人身上,引发无尽的思绪。
明亮的月亮缓缓移过斜挂的银河,稀疏的星星出现在银河中,夜已深,乌鸦哑哑的叫声,你又能奈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姑苏台上的宴会景象,通过春风、江花、杨柳等自然元素,以及华筵、美女、歌声等人文元素,构建了一幅既繁华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飞花著人思繁多”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宴会中的欢乐与深沉的思绪。结尾的“乌啼哑哑奈尔何”则增添了一抹无奈和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