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秋日

· 孙蕡
斗柄揭西晨,杪秋天气肃。 零落沾野草,惊飙振林木。 西畴农务成,勤忙事刈□。 岁时乐丰稔,膏泽遍穜稑。 思昔游京洛,寒至未成服。 弊裘感季子,知贫仰鲍叔。 哀乐如流电,抚己心已足。 无烦抱龟策,更就詹尹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柄:北斗七星中五至七三颗星,形似斗柄,常用来指示方向和时间。
  • 揭西:指向西方。
  • 杪秋:秋末,指农历九月。
  • 惊飙:突然而猛烈的风。
  • :田地。
  • :割。
  • 丰稔:丰收。
  • 膏泽:滋润的雨水。
  • 穜稑:泛指农作物。
  • 京洛:指古代的都城洛阳。
  • 成服:穿丧服。
  • 弊裘:破旧的皮衣。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札,以节俭著称。
  • 鲍叔:指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以知人善任著称。
  • 龟策:古代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
  • 詹尹:古代著名的卜者。

翻译

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方,早晨的空气在秋末显得格外肃杀。野草上沾满了零星的露水,突如其来的狂风摇撼着林木。西边的田地里农活已经完成,农民们忙碌地收割着庄稼。一年到头,人们乐于见到丰收的景象,滋润的雨水遍布在各种农作物上。回忆起过去游历京城洛阳的日子,寒冷到来时还未穿上冬衣。穿着破旧的皮衣,让我感受到了季子的节俭,也让我羡慕鲍叔的知人善任。哀乐之情如同流逝的电光,抚慰自己的心灵已经足够。无需烦恼地拿着龟甲和蓍草去占卜,更不必去找詹尹来卜问吉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末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和农事的繁忙。诗中,“斗柄揭西晨,杪秋天气肃”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清晨,又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农事和丰收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和收获的喜悦。诗的结尾,通过对过去游历京城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节俭和知人善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哀乐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