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题扇
功名大槐梦,身世钓鱼舟。归来霅川苕水,聊当五湖游。谁计一丝高洁,自喜半生清旷,瓦枕对眠鸥。回首云台事,一笑正堪休。
桃花岸,蘋花渚,荻花洲。蓑衣任君高挂,安用搭羊裘。拍面溪风山雨,满棹江云海月,浊酒注磁瓯。醉后不知处,江上数峰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霅川(zhá chuān):指霅溪,即今浙江吴兴县境东苕溪、西苕溪合流后的河段。
- 苕水(tiáo shuǐ):即苕溪,在浙江省,分东西两支,东苕溪流经吴兴县,西苕溪流经安吉县。
- 五湖:古代吴越地区的湖泊,这里泛指江湖。
- 一丝高洁:比喻清高脱俗。
- 清旷:清静开阔。
- 瓦枕:瓦制的枕头,比喻简朴的生活。
- 云台事:指汉明帝为追念前世功臣,在云台阁画二十八将的事迹,这里泛指功名事业。
- 蘋花(pín huā):一种水生植物的花。
- 荻花洲:长满荻花的洲渚。
- 羊裘:羊皮衣,这里指隐士的服饰。
- 磁瓯(cí ōu):磁制的酒杯。
翻译
功名如同大槐树下的梦境,身世则似漂泊的钓鱼舟。归来后在霅溪和苕水间,姑且当作五湖之游。谁会去计较那一丝的高洁,自己却欣喜半生的清静开阔,与鸥鸟共眠于简朴的瓦枕之上。回首那些云台上的功名事业,一笑之间正可放下。
桃花盛开的岸边,蘋花点缀的水渚,荻花遍布的洲头。任由你将蓑衣高高挂起,何须再披上隐士的羊皮衣。溪风山雨拍打着脸庞,江云海月满载于船棹之上,用磁制的酒杯倾注着浊酒。醉后不知身处何方,只见江上几座秋意盎然的峰峦。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通过“大槐梦”和“钓鱼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功名的虚幻和身世的漂泊。诗中“一丝高洁”和“半生清旷”体现了作者的清高和旷达,而“瓦枕对眠鸥”则进一步以简朴的生活象征心灵的宁静。结尾的“醉后不知处,江上数峰秋”则展现了作者醉心于自然,忘却尘世的超脱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