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呈同游

· 孙蕡
同来文章诸钜公,昔时作宦今从容。 不论西蜀与东广,共渡北海期南风。 将军锦带佩双虎,左校宝刀藏一龙。 明年奏凯答神贶,羽书归奏蓬莱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钜公:大官,高官。
  • 西蜀:指四川地区。
  • 东广:指广东地区。
  • 北海:指中国北方的海域。
  • 南风:指南方的风,这里可能指顺风,有利于航行。
  • 锦带:装饰华丽的带子。
  • 双虎:可能指带有虎形装饰的物品,如剑鞘等。
  • 左校:古代官名,掌管校阅军队的官员。
  • 宝刀:珍贵的刀剑。
  • 一龙:可能指刀剑上的龙形装饰。
  • 奏凯:战胜后奏报胜利的乐章。
  • 神贶:神的恩赐。
  • 羽书: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用羽毛装饰。
  • 蓬莱宫: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可能指朝廷或皇帝的居所。

翻译

我们一同来此的都是文章高手的各位大官,昔日曾为官,现在则从容自在。无论是来自西蜀还是东广,我们都共同渡过北海,期待南风的顺风。将军身披华丽的锦带,佩戴着装饰有双虎的物品,左校官员的宝刀上藏有龙形装饰。明年我们将奏响胜利的乐章,答谢神的恩赐,用羽书将捷报传回蓬莱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武官员共同渡海的场景,通过地理名词“西蜀”、“东广”、“北海”和“南风”展现了他们的广泛来源和共同的旅程。诗中“将军”和“左校”的形象,以及他们佩戴的装饰,如“锦带”、“双虎”和“一龙”,都显示了他们的尊贵和威严。最后,诗人预言了未来的胜利和庆祝,表达了对神恩的感激和对朝廷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展现了明代官员的豪迈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