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罗浮萧炼师不至

· 孙蕡
石室松桂秋,凉风涤残暑。 柴门敞空谷,旷夕怀仙侣。 吹笙久不至,鹤驭今何许。 朗月流清辉,山中几延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期待,盼望。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萧炼师:指萧姓的道士,炼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 :洗涤,清除。
  • 残暑:夏末余留的暑气。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门。
  • 旷夕:漫长的夜晚。
  • 仙侣:仙人,这里指萧炼师。
  • 鹤驭:仙人的坐骑,通常指仙鹤。
  • 朗月:明亮的月亮。
  • 延伫:长时间站立等待。

翻译

秋天的石室和松树下,凉风清扫着夏末的余热。 简陋的门敞开在空旷的山谷中,漫长的夜晚我怀念着仙人朋友。 吹笙的声音久久未至,仙人的坐骑今天又在何处? 明亮的月光洒下清辉,我在山中久久站立等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孙蕡在秋夜中期待与仙人朋友相会的情景。诗中,“石室松桂秋”一句,即勾勒出秋夜的静谧与凉爽,而“柴门敞空谷”则进一步以空旷的山谷和简陋的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在“旷夕怀仙侣”中表达了对仙人朋友的深切思念,而“吹笙久不至,鹤驭今何许”则透露出对仙人未至的怅惘与疑问。最后,“朗月流清辉,山中几延伫”以月光下的等待,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