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吕梁二首

· 孙蕡
二月三月寒尚饶,上洪下洪春雪消。 奔霆出地星火裂,吼浪触石鼋鼍骄。 晨昏雾底苍水佩,明灭云中丹凤箫。 灵风为我送归棹,故国越海天迢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吕梁: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
  • 上洪下洪:指上游和下游的洪水。
  • 奔霆:形容水流湍急,声如雷霆。
  • 鼋鼍(yuán tuó):古代传说中的大龟和鳄鱼,此处形容水势汹涌。
  • 苍水佩:指水面上漂浮的植物,如水草等。
  • 丹凤箫:比喻云中传来的美妙声音。
  • 灵风:指和风,此处带有神秘色彩,似有神灵相助。
  • 归棹:归舟,回家的船。
  • 越海天迢迢:形容归途遥远,跨越海洋,天空辽阔。

翻译

二月到三月间,寒意依旧浓重,上游和下游的春雪开始融化。湍急的水流如雷霆般冲出地面,声响震天,水浪撞击石头,仿佛鼋鼍在咆哮。晨昏之间,水面上漂浮的植物在雾中若隐若现,云中传来美妙的声音,时明时灭。和风似乎有神灵相助,为我送来了归家的船只,而我的故乡在遥远的海的那边,天空辽阔无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吕梁的壮丽景色和归途的遥远。通过“奔霆”、“吼浪”等词语,生动表现了水流的汹涌澎湃,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力量。同时,“苍水佩”、“丹凤箫”等意象,增添了神秘与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结尾的“归棹”与“越海天迢迢”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归途的遥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