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巾歌

· 袁华
混同江流长白东,完颜虎踞金源雄。 身如长松马如阜,蹾蹋黄龙城阙空。 鸳鸯泺上鴐鹅雪,春水秋山事游猎。 黄河清后圣人生,一代衣冠烟雾灭。 璊玉龙环四帝巾,柘袍吐鹘装麒麟。 锦房芍药大于斗,骅骝坐拥真天人。 传自中原文献家,全胜白氎小乌纱。 金粟道人鬓己秃,挟以双环归铁崖。 铁崖先生面如玉,绣缕盘花簇朱襮。 鹧鸪小管沸筝琶,春流银瓮蒲萄绿。 日日倒载高阳池,落花漂摇风满衣。 九峰女儿拍手笑,月中蹋歌歌大堤。 先生醉笔蛟龙走,报以长歌意殊厚。 脱巾花底一掀髯,笑倩柳枝来漉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同江:即黑龙江,流经中国东北部。
  • 长白: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
  • 完颜:金朝的皇族姓氏。
  • 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虎蹲踞。
  • 金源:金朝的别称。
  • 蹾蹋:践踏,蹂躏。
  • 黄龙:指金朝的都城,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
  • 鸳鸯泺:湖泊名,具体位置不详。
  • 鴐鹅:一种水鸟,这里指鹅毛大雪。
  • 春水秋山:指春秋两季的景色。
  • 黄河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象征圣人出世。
  • 璊玉:红色的玉。
  • 龙环:龙形的玉环。
  • 四帝巾:四位皇帝的头巾,这里指金朝的四位皇帝。
  • 柘袍:用柘木染成的黄色袍子。
  • 吐鹘:吐蕃的鹘鸟,这里指吐蕃风格的服饰。
  • 装麒麟:指穿着麒麟图案的服饰。
  • 锦房:华丽的房间。
  • 芍药:一种花卉,这里指芍药花。
  • 骅骝:骏马。
  • 真天人:形容人非常出色,如同天上的神仙。
  • 白氎:白色的细棉布。
  • 小乌纱:一种轻便的头巾。
  • 金粟道人:指诗人自己,金粟是袁华的号。
  • 铁崖:指杨维桢,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号铁崖。
  • 绣缕:绣花的线。
  • 盘花:盘绕的花纹。
  • 簇朱襮:聚集的红色衣领。
  • 鹧鸪小管:指鹧鸪鸟的羽毛制成的笛子。
  • 沸筝琶:指弹奏筝和琵琶的声音。
  • 春流银瓮:春天的河流和银色的酒瓮。
  • 蒲萄绿:指葡萄酒的颜色。
  • 倒载:倒酒。
  • 高阳池:池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九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花底:花下。
  • 掀髯:掀起胡须。
  • 柳枝:用来漉酒的工具。

翻译

黑龙江从长白山东边流过,完颜家族如虎踞般统治着金朝的雄伟疆域。他们身躯高大如长松,马匹壮硕如山丘,践踏着黄龙城,使其空无一物。在鸳鸯泺湖上,鹅毛大雪纷飞,春秋两季,他们在山水中游猎。传说黄河一旦清澈,圣人就会诞生,但一代代的衣冠文化却在烟雾中消逝。红色的玉龙环和四位皇帝的头巾,黄色的袍子与吐蕃风格的麒麟服饰,锦房中芍药花开得比斗还大,骏马围绕着真正的天人。这些都传自中原的文献之家,远胜过白色的细棉布和小乌纱。金粟道人(诗人自指)的头发已经秃了,带着双环归于铁崖(杨维桢)。铁崖先生面如玉,绣花的线盘绕着红色衣领。鹧鸪鸟羽毛制成的笛子与筝琵琶声交织,春天的河流和银色酒瓮中的葡萄酒绿意盎然。每天在高阳池边倒酒,落花随风飘扬,满衣都是。九峰的女儿拍手笑,月下踏歌,唱着大堤的歌。先生用醉笔写下龙飞凤舞的字迹,以此长歌表达深厚的情意。在花下掀起胡须,笑着请柳枝来漉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朝的辉煌与衰落,以及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身如长松马如阜”形容完颜家族的威武,“黄河清后圣人生”暗示时代的变迁。通过对金朝文化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的饮酒、歌舞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