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次吴中书韵

总角常思海上游,乘风今日得周流。 一泓夜浴骊珠火,五色朝浮蜃气楼。 辽水只今无鹤语,蓬壶千古戴鳌头。 寄言汉使张公子,肯借灵槎犯斗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
  • 骊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的宝珠,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 蜃气楼: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 辽水:即辽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 鳌头:传说中海中巨龟的头,比喻首位或高位。
  • 灵槎:神话中能乘往天河的筏子。
  •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泛指天空。

翻译

自幼便向往海上的旅行,如今终于乘风破浪,四处游历。夜晚的海面,仿佛有骊珠般的火光在水中沐浴,早晨的海市蜃楼则浮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辽河之上,再也听不到仙鹤的鸣叫,而蓬莱仙山依旧屹立在巨鳌的头顶。寄语给汉朝的使者张公子,可否借我一艘灵槎,让我能够冲破天际,触碰星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海上奇幻景象的向往与探索。通过“骊珠火”与“蜃气楼”的比喻,生动展现了海上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辽水无鹤语”与“蓬壶戴鳌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传说的感慨。结尾处寄语张公子,借灵槎触碰星辰,体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