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赐观击毬射柳诗

奏罢南薰驾六龙,从容阅武禁城东。 旌旗隐映花间日,鼓吹喧轰柳外风。 百步叶穿弓满月,两朋毬击马飞空。 从臣忻睹呈歌颂,吉日车攻讵比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
  • 赐观:皇帝赐予观看。
  • 击毬:古代一种球类运动,类似于现代的马球。
  • 射柳:古代一种射箭游戏,目标为柳枝。
  • 南薰:古代乐曲名,此处指奏乐。
  • 驾六龙:指皇帝乘坐的六匹马拉的车。
  • 阅武:检阅武事,即观看军事演练。
  • 禁城:皇城。
  • 旌旗:旗帜。
  • 鼓吹:古代军乐,此处指军乐声。
  • 喧轰:声音大而杂乱。
  • 叶穿:箭穿叶,形容箭术高超。
  • 弓满月:形容弓拉得非常满,像满月一样。
  • 两朋:两队。
  • 毬击:用球棒击球。
  • 马飞空:形容马跑得非常快,如同飞在空中。
  • 从臣:随从的臣子。
  • 忻睹:高兴地看到。
  • 呈歌颂:献上歌颂的诗文。
  • 车攻: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篇章名,此处指军事演练。
  • 讵比隆:岂能比得上。

翻译

端午节那天,皇帝在演奏完南薰乐曲后,乘坐六匹马拉的车,从容不迫地来到皇城东边观看军事演练。旗帜在花丛中隐约可见,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军乐声在柳林外响起,声音嘈杂而响亮。箭矢穿透百步之外的柳叶,弓弦拉得如同满月;两队人马在球场上激烈对抗,马儿奔跑如飞。随从的臣子们高兴地观看了这场盛况,并献上了歌颂的诗文,这样的盛况岂是古代兵书《车攻》所能比拟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皇帝在端午节观看击毬射柳的盛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皇家阅武的壮观场面。诗中“旌旗隐映花间日”与“鼓吹喧轰柳外风”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生动传达了现场的热烈气氛。后两句通过对箭术和马术的精湛描绘,展现了参与者的技艺高超。结尾处,诗人通过对古代兵书的提及,巧妙地表达了对此次盛会的赞美,认为其盛况远超古代。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