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借榻:借宿。
- 苕溪:河流名,位于浙江省。
- 慈感寺:寺庙名。
- 城市有山林:指城市中也有幽静的自然环境。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 白发:老年人的头发。
- 窗前老:在窗前渐渐老去。
- 漠漠: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
- 红尘:指繁华世界,世俗生活。
- 门外深:门外是深深的世俗世界。
- 贝叶:指佛经,因古代印度佛经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 龙侧耳:形容佛经声音庄严,如龙听闻。
- 珠光:比喻佛经的光辉。
- 蚌倾心:比喻佛经的珍贵,如珍珠般宝贵。
- 道人:指僧人。
- 莫相笑:不要嘲笑。
- 洒松烟:用松烟墨写字。
- 记重寻:记录下来以便再次寻找。
翻译
借宿在苕溪边的慈感寺,才知城市中也有山林般的幽静。 窗前的白发稀疏,我在这里渐渐老去,门外是尘土飞扬的世俗世界。 佛经在早晨被翻阅,声音庄严如龙听闻,夜晚佛经的光辉如珍珠般珍贵。 僧人啊,请不要嘲笑我,我只想用松烟墨记录下这一切,以便再次寻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慈感寺的静谧体验,通过对“城市有山林”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俗之外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萧萧白发窗前老”一句,既是对自己老去的自嘲,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佛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