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荆南师户侯移镇公安

· 浦源
悠悠旌旆碧云端,远去孤城入乱山。 淮月上楼人奏角,海天低树雁临关。 几家白发遗民在,千里青丝猎骑还。 旧镇荆南多胜概,别来惟见画图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军队的旗帜。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
  • 淮月:淮河上的月亮。
  • 奏角:吹奏号角。
  • 海天低树:形容海天一色,树木显得低矮。
  • 雁临关:雁群飞过关口。
  • 白发遗民:指年老的遗民,即战乱后幸存下来的老人。
  • 青丝猎骑:指年轻的猎人和骑兵。
  • 胜概:美景,壮丽的景色。
  • 画图间:指画中的景象。

翻译

军队的旗帜在碧云之端悠然飘扬,远远地离开了孤立的城池,深入到杂乱的山中。淮河上的月亮照耀着楼阁,有人在那里吹奏号角,海天一色,树木显得低矮,雁群飞过关口。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遗民幸存,千里之外,年轻的猎人和骑兵归来了。旧时的荆南有许多美景,但现在只能从画中看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荆南师户侯移镇公安的场景,通过远去的旌旆、孤城、淮月、海天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诗中“白发遗民”与“青丝猎骑”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战乱后社会的沧桑与变迁。结尾的“画图间”则透露出对往昔胜景的怀念与无奈,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深切期盼。

浦源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