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乡

· 浦源
都门杨柳拂离筵,归路青山水国连。 三月春阴垂细雨,几家寒食起新烟。 听莺谷口停行盖,立马江头问渡船。 此去故园应酒熟,杏花开遍草堂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都的城门。
  • 离筵:送别的宴席。
  • 水国:多河流湖泊的地区。
  • 春阴:春天的阴云。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新烟:寒食节后重新点燃的炊烟。
  • 听莺:听黄莺的叫声。
  • 行盖:行进的车辆。
  • 渡船:过河用的船只。
  • 故园:故乡的家园。
  •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隐居之地。

翻译

京都的城门外,杨柳轻拂着送别的宴席,你将沿着青山绿水回到那水乡之地。 三月的春日,阴云低垂,细雨绵绵,几户人家在寒食节后升起了新烟。 在谷口停下车辆,聆听黄莺的歌声,在江边驻马,询问渡船的行踪。 此行回到故乡,想必家中的酒已经酿好,杏花盛开在草堂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及对归乡的美好想象。诗中,“都门杨柳拂离筵”以杨柳轻拂离筵的细腻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温情与不舍。后文通过对春阴、细雨、新烟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末句“杏花开遍草堂前”则转为对归乡后美好生活的憧憬,杏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草堂前的景象则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怀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浦源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