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涿川

旅馆侵霜气,疏题度月明。 侍儿偎大语,黠鼠背灯行。 别弟心常楚,离家梦不清。 相去未半载,马足几千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霜气(qīn shuāng qì):被寒霜覆盖的空气。
  • 疏题(shū tí):随意写的题词。
  • 侍儿(shì ér):侍奉主人的仆人。
  • 大语(dà yǔ):大声说话。
  • 黠鼠(xiá shǔ):聪明狡猾的老鼠。

翻译

在涿川的旅馆里,寒霜的气息渗透进来,随意写下的题词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稀疏。侍奉我的仆人依偎在我身旁大声说话,聪明狡猾的老鼠背着灯笼悄悄行动。

离别弟弟时心情常常忧郁,离家后的梦境总是模糊不清。虽然相隔还不到半年,但马蹄已经行走了数千里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涿川旅馆的夜晚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寒霜气、月光、侍儿、老鼠等元素,展现了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和对旅途的漫长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体氛围幽静,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