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行送王廷助

杨都之区胡为乎第一,豫待千年圣人出。天开地辟鬼神惊,万里祥光中荡潏。 波涛接天天堑成,钟山故作云锦屏。三井冈头烟树清,白下左顾琅琊城。 景阳武壮相倚重,中茅九华遥夹拱。龙池气薄长干祠,玄武湖中斗牛动。 紫薇宫辟天中央,天门荡荡日重光。圣人端居五云表,手握乾符清八荒。 绣衣朝参万马集,瑶阶日转千花香。四夷宾贡走珠玉,箫韶九成飞凤凰。 太行西头空飒爽,咸阳洛阳漫相望。汴水东流知几年,自古金汤无此壮。 五风十雨民熙熙,总愿观光逐仙仗。春风环佩动香尘,不觉飘飘紫云上。 王郎王郎气如雕鹗隘九州,身生羽翼非梦游。山中种玉玉已长,正是持献明堂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都:指南京,古称金陵。
  • 豫待:预先等待。
  • 荡潏(yù):水波涌动的样子。
  • 天堑:天然的壕沟,比喻险要之地。
  • 琅琊:古代地名,此处指南京附近的地方。
  • 夹拱:环绕,拱卫。
  • 龙池:地名,指南京的龙池。
  • 斗牛:星宿名,此处比喻星光闪烁。
  • 紫薇宫:古代皇宫的别称。
  • 乾符:指天命,天意。
  • 八荒:指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
  • 瑶阶:指宫殿的台阶。
  • 箫韶:古代乐曲名,此处指宫廷音乐。
  • 飒爽:形容风姿豪迈。
  • 金汤:指坚固的城池。
  •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
  • 雕鹗:猛禽,比喻英勇。
  • :限制,局限。
  • 种玉:比喻培养人才。
  • 明堂: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翻译

金陵为何被誉为第一都城?因为它预先等待了千年,直到圣人出现。天地开辟,鬼神都为之震惊,万里祥光在其中涌动。

波涛连接天际,形成了天然的天堑,钟山如同云锦屏风一般。三井冈头的烟树清晰可见,白下向左望去是琅琊城。

景阳和武壮相互倚重,中茅和九华山遥遥相拱。龙池的气息逼近长干祠,玄武湖中的星光闪烁如斗牛。

紫薇宫位于天中央,天门巍峨,日光重现辉煌。圣人端坐于五云之上,手握天命,平定八方。

绣衣官员朝参,万马齐集,瑶阶上的日光转动,千花香气四溢。四夷宾贡,珠宝如走,宫廷音乐奏响,凤凰飞舞。

太行山西头空旷豪迈,咸阳和洛阳遥遥相望。汴水东流已不知多少年,自古以来,金汤般的城池从未如此壮观。

五风十雨,民众安乐,总是愿意观光,追随仙仗。春风中环佩摇动,香尘四起,不知不觉中,紫云上升。

王郎啊,你的气概如雕鹗般雄壮,胸怀九州,身生羽翼,非梦游。山中种下的玉已长成,正是献给明堂的秋天。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金陵为背景,描绘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辉煌的历史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天开地辟鬼神惊”、“钟山故作云锦屏”等,展现了金陵的雄伟与神秘。同时,通过对圣人、官员、四夷宾贡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金陵作为都城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最后,以王郎的英勇形象作为结尾,寄托了对人才的培养和献身国家的期望。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