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孙蕡
洞庭清秋灏气多,金盘彩月摇碧波。湘灵朱丝奏云和,九疑木落风娑娑。 长相思,渺何极。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灏气:(hào qì) 浩大的水气。
  • 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 朱丝:红色的丝弦,指琴弦。
  • 云和:古代琴瑟等乐器的代称。
  • 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境内。
  • 娑娑:(suō suō)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渺何极:渺茫无边,无法到达尽头。
  • 泪竹:传说中湘妃泪洒竹上形成的斑点,又称湘妃竹。
  • 雨花碧:形容雨中的花色碧绿。

翻译

洞庭湖在清秋时节浩大的水气弥漫,金色的月亮在碧波上摇曳。湘水之神用红色的琴弦弹奏着云和之曲,九嶷山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

长相思啊,这份思念渺茫无边,无法到达尽头。湘山的云彩已经断绝,湘水深邃,每年的泪竹上都有雨花般碧绿的斑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景色,通过湘灵奏乐、九疑木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诗中“长相思,渺何极”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结尾的“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则巧妙地运用湘妃竹的传说,增添了诗意的凄美与哀愁。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