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林浮屠:指少林寺的僧人。浮屠,佛教用语,意为“佛塔”,这里指僧人。
- 秋溟:秋天的深水,这里可能指僧人的法名或别号。
- 行脚:佛教术语,指僧侣为了修行而四处游历。
- 都下:指京城。
- 姑布术:古代的一种卜术,这里可能指僧人所持的某种法术或技艺。
- 持卷:拿着书卷,这里指僧人带着经书。
- 赋赠:写诗赠送。
- 麻衣道者:穿麻衣的道士,这里指僧人。
- 石室瑶编:指珍贵的经书。石室,指藏书的地方;瑶编,珍贵的书籍。
- 中岳顶:指中岳嵩山,少林寺所在地。
- 大沩前:大沩,即大沩山,位于湖南省,是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 定远:指远大的志向或成就。
- 刚成:刚刚完成。
- 黄扉:指宫门,这里可能指朝廷或官场。
- 丹青:指绘画,这里比喻诗文创作。
- 四门贤:指四方的贤才。
翻译
少林寺的僧人秋溟,传承了古老的麻衣道者的法术,他手持珍贵的经书,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他曾携带着一钵从中岳嵩山之顶出发,现在又继续在大沩山前修行。他封侯定远,难道没有骨气吗?他入相成就,刚刚完成,就问他的年纪。我惭愧自己在朝廷中头已白,但仍以诗文创作来招揽四方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赠给一位名叫秋溟的少林僧人的。诗中赞美了秋溟僧人的修行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朝廷中老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溟僧人的修行历程和成就,展现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谦和自省,表达了对诗文创作的热爱和对四方贤才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成就的向往,以及对诗文创作的热爱和对贤才的渴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重九前一夕宗鲁携具泛舟中流月光澄彻千里如练命北部乐人合丝竹二奚童以南音佐之丙夜改席登台畅饮主客咸潦倒濡首复泛舟奏乐而归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同王太仆蔡祠部集永叔黄门馆中 》 —— [ 明 ] 胡应麟
- 《 六公篇高太史季迪 》 —— [ 明 ] 胡应麟
- 《 江右来相如过访同唐惟良夜集分冬字韵 》 —— [ 明 ] 胡应麟
- 《 黄公补过访话旧寄讯喻邦相胡孟韬 》 —— [ 明 ] 胡应麟
- 《 康裕卿挈家临安仅一子复丧为诗唁之 》 —— [ 明 ] 胡应麟
- 《 渡黄河抵吕梁再寄徐参知即景舒怀共十绝句 》 —— [ 明 ] 胡应麟
- 《 暮春游白岳十二首齐云岩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