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右张使君辟园城中台榭池沼皆桂林胜绝处予闻窃向往焉赋得六题清虚阁

突兀群峰倚碧台,如登方丈入蓬莱。 天垂象纬三辰列,日射云霞五岳回。 几夜汉槎孤泛到,何年秦策并驱来。 从知帝梦思良弼,莫讶商岩产异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 方丈:道教中的神仙居所,也指佛教中的主持和尚的居所。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理想的境地。
  • 象纬:星象和天文。
  • 三辰:指日、月、星。
  • 五岳:中国古代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汉槎:汉代的木筏,这里指船只。
  • 秦策:秦国的策略或计划。
  • 商岩:商代的岩石,这里可能指商代的历史遗迹。
  • 良弼:贤良的辅佐。
  • 异才:非凡的才能。

翻译

高耸的群峰依偎着碧绿的台阶,仿佛登上了方丈仙境,进入了蓬莱仙岛。 天空中的星象和天文排列有序,太阳照射下的云霞让五岳山脉显得更加壮丽。 不知多少夜晚,孤独的船只像汉代的木筏一样漂流至此,秦国的计划又将在何时一同驱驰而来。 从这里可以知道,帝王梦中也在思念贤良的辅佐,不要惊讶于商代岩石中孕育出的非凡才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过“突兀群峰”、“方丈”、“蓬莱”等词语,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天垂象纬三辰列,日射云霞五岳回”展现了宏伟的天文景象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和人才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与期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