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父登泰山四首

独夜行吟到斗牛,阑干遥倚碧天愁。 千峰日抱秦台上,万岭云争汉碣流。 绛节光生群帝语,玉扉寒启众灵游。 吹笙不浅王乔兴,杖履何年更十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名。
  • 阑干:栏杆。
  • 秦台:指泰山的玉皇顶,因秦始皇曾登此山而得名。
  • 汉碣:指泰山上的石碑,碣即石碑。
  • 绛节:红色的符节,古代用作信物。
  • 玉扉:玉制的门,这里指神仙居所的门。
  • 王乔:传说中的仙人,善于吹笙。
  •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十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处仙境。

翻译

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吟咏,直到斗宿和牛宿升起,我倚着栏杆遥望碧空,心中充满忧愁。 千峰在日光的照耀下,仿佛环绕着秦台,万岭间的云雾与汉碣争流。 红色的符节光芒四射,仿佛群仙在低语,玉门在寒风中开启,众多神灵在此游走。 吹笙的兴致不减,我仿佛与仙人王乔同在,不知何时能再次踏足那十洲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登泰山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中“独夜行吟到斗牛”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泰山日光、云雾、仙境的描绘,进一步以秦台、汉碣、绛节、玉扉等象征性语言,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