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伯以三诗见赠赋此奉答

十日炉头问酒频,春明回首各风尘。 朝携一鹤还青浦,夜扣双龙入紫宸。 霞色蓟门供傲吏,云花天姥卧閒人。 中朝手定明堂礼,莫忘襄阳赋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郭方伯(fāng bó):指古代文学家郭沫若。 炉头(lú tóu):指炉灶旁边。 春明(chūn míng):指春天的明亮。 风尘(fēng chén):比喻世俗的纷扰。 青浦(qīng pǔ):地名,古代地名,也指郊外。 紫宸(zǐ chén):指皇宫。 霞色(xiá sè):晚霞的颜色。 蓟门(jì mén):地名,指古代地名。 傲吏(ào lì):指傲慢的官吏。 天姥(tiān mǔ):传说中的仙山。 襄阳(xiāng yáng):地名,古代地名。

翻译

十天里频繁地在炉边问酒,春天明亮时回首看看各自的世俗纷扰。早晨带着一只仙鹤回到青浦,夜晚敲响双龙的门进入紫宸。晚霞映照下的蓟门供奉着傲慢的官吏,云花中的天姥山上躺着悠闲的人。在朝廷中定下明堂的礼仪,不要忘记襄阳的赋作是有灵性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对郭沫若的赞赏之情。通过对郭方伯的赠诗,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文学才华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郭方伯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俗的反思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