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玉叔雪坡草堂二首

平坡飞翠立群峦,大隐新开十二阑。 秀色迥当银阙堕,清辉疑傍玉楼看。 歌成郢国千花聚,赋就梁园万竹寒。 何似一舟乘兴去,闭门三日卧长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坡:平缓的山坡。
  • 飞翠:形容山坡上的绿色植物茂盛,如同飞翔的翠色。
  • 立群峦:矗立在连绵的山峦之中。
  • 大隐:指隐居在都市中的高人。
  • 十二阑:指十二道栏杆,这里形容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 银阙:银色的宫阙,比喻草堂的华丽。
  • 清辉:清澈的光辉。
  • 玉楼:玉石建造的楼阁,比喻草堂的精美。
  • 郢国:古代楚国的别称,这里指楚地。
  • 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的园林,这里泛指园林。
  • 乘兴:随着兴致。
  • 卧长安:在长安(今西安)安逸地居住。

翻译

平缓的山坡上,翠绿的植物茂盛地矗立在连绵的山峦之中,一位隐居在都市中的高人新开辟了十二道栏杆的草堂。秀丽的景色仿佛是从银色的宫阙中坠落,清澈的光辉让人怀疑是围绕着玉石建造的楼阁观赏。歌声在楚地汇聚了千朵花儿,赋诗在园林中感受万竹的寒意。何不随着兴致乘船而去,闭门在长安安逸地居住三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陈玉叔在雪坡草堂的隐居生活,通过“平坡飞翠”、“银阙”、“玉楼”等意象,展现了草堂的美丽景色和高雅氛围。诗中“歌成郢国千花聚,赋就梁园万竹寒”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何似一舟乘兴去,闭门三日卧长安”则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