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仲立顾靖父别且十年馀忽晤于顾山人斋中喜而赋此

忆别西昆二十年,陵阳双璞尚依然。 声音未变论心后,鬓发频惊握手前。 风雨差池河朔社,乾坤寥廓汶阳田。 高斋此夜长虹色,何羡黄金帝阙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昆:指西昆仑,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借指与友人分别的地方。
  • 陵阳:地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境内,这里指胡应麟与友人张仲立、顾靖父的故乡。
  • 双璞:比喻两位友人的才华和品德,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本质。
  • 河朔社:指河朔地区的文人社团,这里可能指胡应麟与友人曾经参与的文学活动。
  • 汶阳田:指汶水流域的田地,这里借指胡应麟与友人分别后的生活环境。
  • 高斋:指顾山人的书房或居所。
  • 长虹色:比喻高斋中的氛围或景象,如同长虹一般绚丽多彩。
  • 黄金帝阙:指帝王的宫殿,这里比喻高斋的辉煌。

翻译

回忆起二十年前在西昆分别的情景,我们三人的才华和品德依然如故。声音未变,我们深入交谈,鬓发频惊,握手相看。风雨中我们错过了河朔的文人社团,乾坤广阔,我们各自在汶阳田间生活。今夜在高斋中,景象如长虹般绚丽,何须羡慕帝王的黄金宫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胡应麟与分别二十年的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西昆”、“陵阳”等词语勾画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时间,而“双璞”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河朔社”、“汶阳田”等词语,展现了分别后各自的生活环境,而“高斋此夜长虹色”则以绚丽的意象表达了重逢时的美好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喜悦。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