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先一夕同吴允兆周元父集宋西宁园亭玩月申旦即席分赋得郊字

秋半园林易水郊,郇厨频出大官殽。 茅堂一叶霜华下,桂殿千花月色交。 极目蟾蜍初展镜,惊心乌鹊未安巢。 清光傥为侯门驻,后夜重携上客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半:秋季过半,即中秋时节。
  • 易水郊:易水,河流名,此处指郊外的水边。
  • 郇厨:指贵族的厨房,这里借指丰盛的宴席。
  • 大官殽:大官,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高级官员;殽,同“肴”,指菜肴。
  • 茅堂:简陋的房屋,这里指园亭。
  • 霜华:霜花,指霜。
  • 桂殿:指月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 千花月色交:形容月光下的花朵繁多,月色与花影交织。
  • 蟾蜍: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
  • 展镜:比喻月亮初升,如镜初展。
  • 乌鹊未安巢:乌鹊,指喜鹊,传说中七夕时乌鹊会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这里可能指中秋之夜乌鹊尚未归巢。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侯门:贵族的府邸。
  • 上客:尊贵的客人。

翻译

中秋前夕,我们在郊外易水边的园林中聚会,享受着贵族般丰盛的宴席。园亭简陋,但一片片霜花落下,月宫中的桂树下,千朵花儿在月光中交相辉映。我们极目远眺,初升的月亮如镜初展,令人惊叹;而乌鹊尚未归巢,让人心生不安。如果这明亮的月光能为贵族府邸停留,那么后半夜我们这些尊贵的客人将再次携伴敲门,共赏月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前夕在郊外园林中赏月的情景,通过“秋半”、“易水郊”等词语点明了时节和地点,以“郇厨”、“大官殽”形容宴席的丰盛。诗中“茅堂一叶霜华下,桂殿千花月色交”一句,巧妙地将霜花、桂树、月光和花朵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蟾蜍初展镜”和“乌鹊未安巢”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