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王思延斋头读所撰新草并钞本夷坚支志十?主人索七言一律及诗薮三编为报即以见归走笔赋此

万轴琳琅照五车,天涯何意复吾庐。 登堂尽读潜夫论,入幕先携仲任书。 赤水频年回象罔,丹铅遥夜校虫鱼。 从知锦被参军业,挟策重过大酉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轴琳琅:形容书籍众多且珍贵。
  • 五车:指五车书,比喻学识渊博。
  • 潜夫论:东汉王符的著作,此处指珍贵的书籍。
  • 仲任书:可能指某位名叫仲任的人的著作,具体不详。
  • 赤水:神话中的水名,此处可能指珍贵的文献。
  • 象罔: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可能指珍贵的文献。
  • 丹铅:古代用于校勘书籍的红色颜料,此处指校勘工作。
  • 虫鱼:古代对书籍的泛称,因古书多以虫蚀鱼蠹而得名。
  • 锦被参军业:可能指某位参军的业绩或著作,具体不详。
  • 大酉居:可能指某位文人的居所或书斋。

翻译

万卷珍贵的书籍照亮了我的学识,没想到在天涯海角还能遇到这样的书斋。 我来到这里,尽情阅读了潜夫的论著,进入幕府之前,先带走了仲任的书籍。 多年来,我频繁回顾那些珍贵的文献,夜晚则用红色颜料校勘书籍。 从这些书籍中,我得知了参军的业绩,带着这些书策,我将再次访问大酉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万轴琳琅照五车”描绘了书籍的丰富与珍贵,而“登堂尽读潜夫论,入幕先携仲任书”则展现了作者对阅读的渴望。通过“赤水”、“象罔”、“丹铅”等词汇,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文献的珍视和校勘工作的辛勤。最后,诗中的“锦被参军业”和“大酉居”则可能暗指了作者对某位参军的业绩或某位文人的居所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交流的期待。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