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娄江访二王先生二首

拂曙吴门一棹开,寻真何啻入蓬莱。 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 玉树双茎悬帝坐,琼花万里落仙台。 亦知樵斧千龄易,敢道平原十日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拂曙: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寻真:寻求真理或真谛。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比喻极为美丽或理想的地方。
  • 苍虬:苍龙,比喻高大的山脉。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
  • 玉树:神话中的仙树,比喻优秀的人才。
  • 琼花:美丽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 樵斧:砍柴的斧头,比喻平凡的劳动。
  • 平原十日: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与虞卿的十日之约,比喻短暂的停留。

翻译

拂晓时分,我乘船离开吴门,寻找真理仿佛进入了仙境蓬莱。 高大的山脉仿佛要触及遥远的天际,传说中的大鸟似乎从大海飞来。 两位先生如同玉树般并立,影响着帝国的决策,他们的才华如同琼花般从仙台飘落。 我知道平凡的劳动虽然容易,但像平原君那样的十日之约,我可不敢轻易承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吴门,前往寻找真理的旅程,以及对两位王先生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历史典故,如“蓬莱”、“苍虬”、“黄鹄”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通过“玉树”、“琼花”等比喻,赞美了两位先生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最后,诗人以“樵斧”和“平原十日”作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平凡生活的认识和对短暂停留的谨慎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