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秋以家君命北上舟过严光先生祠戏作

不向长安去,何人奏客星。 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 大泽寒收钓,高天暮放舲。 羊裘谒明主,归卧万峰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家君:指父亲。
  • 严光先生祠:纪念严光的祠堂,严光是东汉时期的隐士。
  • 戏作:以轻松幽默的态度所作的诗。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朝廷或权力中心。
  • 客星:古代对彗星的称呼,这里比喻非凡的人物。
  • 物情:世态人情。
  • 偃蹇(yǎn jiǎn):困顿,不顺利。
  • 吾道:我的道路,指个人的志向或选择。
  • 飘零:漂泊无依。
  • 大泽:广阔的水域。
  • 收钓:结束钓鱼,比喻隐退。
  • 高天:天空。
  • 放舲(fàng líng):放船,指乘船出行。
  • 羊裘:羊皮衣,这里指严光隐居时的装束。
  • (yè):拜见。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归卧:归隐。
  • 万峰青:形容山峰连绵,青翠欲滴。

翻译

不去长安,有谁会向朝廷推荐我这位非凡的人物呢? 世态人情让我感到困顿,我的道路也因此漂泊无依。 在广阔的水域中结束了钓鱼的生活,傍晚时分乘船在天空中航行。 穿着羊皮衣去拜见贤明的君主,然后归隐于青翠连绵的山峰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在壬午年秋天,受父亲之命北上途中,经过严光先生祠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比长安与隐居,表达了对权力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不愿向权力中心靠拢的态度,后两句则通过对严光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