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有文采。
- 无柰:无奈。
- 离心:离别的心情。
- 傍:靠近。
- 待月:等待月亮升起。
- 总携:总是带着。
- 天柱兴:天柱山的兴致。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 观涛:观赏波涛。
- 俄失:突然失去。
- 广陵游:广陵的游玩。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 凄清:凄凉而清冷。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其声悲凉激越。
- 同归暮:一同归于暮色之中。
-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寒砧:寒秋时的砧声,常指秋景的凄凉。
- 独去愁:独自离去,心中充满愁绪。
- 笑杀:笑死,极言其可笑。
- 平原期十日:平原,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贵族,以好客著称。期十日,指约定十日之期。
- 不禁:无法抑制。
- 卢女:指卢氏女子,此处可能指诗人所思念的女子。
- 望刀头:盼望刀头上的油脂,比喻盼望心切。
翻译
一时之间,宾主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物,无奈离别的心情紧随着客船。等待月亮升起,总是带着天柱山的兴致,观赏波涛却突然失去了广陵游玩的机会。凄凉的画角声与暮色一同归来,隐约的寒砧声独自带走愁绪。笑死人了,平原君约定十日之期,却无法抑制卢氏女子对刀头上油脂的盼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应麟与友人在中秋日为孟韬送行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待月”、“观涛”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凄清画角”、“缥缈寒砧”等描绘,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最后两句以幽默的笔触,反衬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华阳杂咏八首垂虹岭 》 —— [ 明 ] 胡应麟
- 《 夜同裕卿话旧 》 —— [ 明 ] 胡应麟
- 《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看花湖上人家睹闺中四时障子为题乐府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南归仓卒宋忠父邀饯斋头不及赴寄别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 》 —— [ 明 ] 胡应麟
- 《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晚至碧云寺 》 —— [ 明 ] 胡应麟
- 《 入塞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