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寇豫章李公以手书见贻赋谢二首

斧钺频年寄折冲,乞身茅屋傍萧峰。 霜威大漠犹方虎,斗色孤城自卧龙。 匣底剑花收菡萏,囊中诗草泣芙蓉。 莫誇骤贵东京纸,屈指三都未易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司寇:古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
  • 豫章: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李公:指李姓的官员。
  • 手书:亲手写的书信。
  • 见贻:赠予。
  • 斧钺:古代兵器,这里指军事权力。
  • 折冲:指抵御敌人的冲击。
  • 乞身:请求退休。
  • 萧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霜威:严寒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
  • 方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强大的力量。
  • 斗色:星斗的光芒。
  • 卧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剑花:剑光,比喻剑术高超。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 诗草:诗稿。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骤贵:突然显贵。
  • 东京纸:指东汉时期的纸,这里比喻珍贵的文书。
  • 三都:指西汉的长安、东汉的洛阳、魏晋的邺城,这里比喻重要的都城。

翻译

多年来,您作为大司寇,手握军事大权,抵御外敌。如今您请求退休,居住在茅屋旁,靠近萧峰。您在大漠中依然保持着严厉的威势,如同方虎一般;在孤城中,您如同卧龙,静静地守护着。您的剑术高超,剑光如同收起的荷花;您的诗稿中,字字句句都像是泣血的芙蓉。不要夸耀那些突然显贵的东京纸,因为像您这样的人才,即使在三都之中也难以遇到。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对李公的赞誉和感谢之作。诗中,胡应麟通过对李公多年军事生涯的回顾,以及对其退休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李公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霜威大漠”、“斗色孤城”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李公的威严和才华。最后两句则是对李公的极高评价,认为他的人才难得,即使在历史上的重要都城中也难以遇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李公的深深敬意。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