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

拔地洪材搆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 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崙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 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梧州(wú zhōu):地名,古代行政区划名,今广西梧州市。 倚天(yǐ tiān):比喻极高的志向或抱负。 略(lüè):指军事上的谋略。 归魏阙(guī wèi què):指回到魏国的宫殿。 苡薏(yǐ yì):古代一种植物,用于祭祀。 昆崙(kūn lún):地名,指昆仑山。 斜(xié):倾斜,不正。

翻译

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

挑选优秀人才,为国效力,支撑着皇室的基业,凭借着高超的谋略和雄才大略,俯瞰着微不足道的敌人。真心回归到魏国的皇宫,曾经以敌人的血为酒,打破匈奴的胆囊如同破开瓜皮一般。半夜里在昆仑山的密林中举行宴会,谈笑间,谈及种植苡薏用于祭祀的事情,似乎回到了当年征战的场景。当时的功勋和口才如今何处寻觅,老树下的祠堂在太阳的照射下又显得斜斜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将领的英勇和智谋,展现了他们为国家效力的忠诚和拼搏精神。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体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将领的风采和豪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