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

戋戋抱微禀,自拟犹蓱蓬。 企瞻先哲民,终羞绝萝松。 追随不越群,胡足为不同。 何为荡荡世,亦复此不容。 无闷见君子,先师尝发矇。 平平王道间,万厉频交攻。 苟无反躬术,何以禦诸凶。 皇仁卒全物,莫高匪玄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戋戋(jiān jiān):形容微小、不起眼。
  • 微禀(bǐng):微小的才能。
  • 蓱蓬(péng):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 先哲(xiān zhé):古代有德行或学识的人。
  • 羞绝(xiū jué):感到惭愧而不敢见人。
  • 萝松(luó sōng):指草木,也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 越群(yuè qún):超越一般人。
  • 胡足(hú zú):指不足以为奇。
  • 荡荡(dàng dàng):形容世道混乱、不安定。
  • 矇(méng):迷惑、昏暗。
  • 王道(wáng dào):君主的政治道路。
  • 厉(lì):严厉、严峻。
  • 反躬(fǎn gōng):指自己亲自去做。
  • 禦(yù):抵挡、抵御。
  • 皇仁(huáng rén):指皇帝的仁德。
  • 匪(fěi):非、不是。
  • 玄穹(xuán qióng):深邃高远的天空。

翻译

抱着微小的才能,自以为还像是一株茂盛的草木。仰望着古代有德行或学识的人,却感到惭愧而不敢见人。追随却无法超越一般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引人注目。为何世道混乱不安,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才能不被认可。不愁遇见有品德的人,先贤曾经启示迷惑。在君主的政治道路上,危险频繁交织。如果没有自己亲自去做的技巧,如何抵挡各种凶险。皇帝的仁德最终能保全万物,没有什么比这更高深莫测的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怀疑与自省,以及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世道的忧虑。作者感到自己微小不起眼,却又渴望超越平凡,但最终发现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胜任世间的挑战。通过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皇帝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混乱世道的反思。整体氛围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思考。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

祝允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