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潞河少保赵公太保李公各遣人以绫锦追遗赋谢
焕烂双缄袭彩毫,春风如拂潞河涛。
寒销学士青绫被,艳借元戎赤锦袍。
范叔岂忘归魏思,苏卿宁惮入秦劳。
江干好伴羊裘客,垂钓三山问六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潞河(lù hé):地名,指潞河,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绫锦(líng jǐn):一种华丽的丝织品。 彩毫(cǎi háo):指彩色的毛笔。 学士(xué shì):古代官职名,指文学方面的官员。 绫被(líng bèi):用绫绸制成的被子。 元戎(yuán róng):指古代战争时期的将领。 赤锦(chì jǐn):红色的锦缎。 范叔(fàn shū):指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归魏(guī wèi):指回到魏州。 苏卿(sū qīng):指苏轼,北宋文学家。 入秦(rù qín):指进入秦国。 羊裘(yáng qiú):用羊皮制成的衣服。 垂钓三山(chuí diào sān shān):指垂钓于三山之间,意指休闲垂钓。 六鳌(liù áo):传说中的六条大鱼。
翻译
潞河两岸绚烂的春风拂过,仿佛抚摸着潞河的波涛。赵公和李公各派人用华丽的绫锦追赠遗赋以示感谢。学士们披着青色的绫被,将元戎的红锦袍借来穿戴。范仲淹怎能忘记回到魏州的心思,苏轼又怎能不愿意进入秦国劳作。在江干,有着善于钓鱼的羊皮客人相伴,一边垂钓,一边谈论传说中的六条大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士大夫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和风雅之气。通过对潞河两岸的春风、绫锦、彩毫、青绫被、元戎赤锦袍等华丽物品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士大夫们的高雅品味和文人风度。诗中还融入了范仲淹、苏轼等历史人物,增加了诗意和历史感。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交游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