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蓝关图

· 倪谦
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 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 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 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 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 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浮屠(fú tú):佛塔,佛像的别称。 震旦(zhèn dàn):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唐宗(táng zōng):指唐朝皇帝。 琏瑚(liǎn hú):美玉的一种。 凤翔(fèng xiáng):凤翔府,唐代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 韩公(hán gōng):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抗疏(kàng shū):指抗议上书。 伏蒲(fú pú):指跪拜。 忤旨(wǔ zhǐ):违背旨意。 谪逐(zhé zhú):贬谪。 瘴海(zhàng hǎi):瘴疠的海域。 老成有子(lǎo chéng yǒu zǐ):老成有子是作者倪谦的字。 清夫(qīng fū):指作者倪谦。 衰朽(shuāi xiǔ):衰老。 金花(jīn huā):黄金般的花朵。 湘乎(xiāng hū):形容仙境般的美好。

翻译

雪堆积在蓝色的关隘图上, 西方有座佛塔名为浮屠,形象和神灵早已消逝。 不知何年将这座佛像的脚趾和头颅遗弃, 却在中国大地上流传,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唐朝皇帝对这座佛像信仰有如美玉般珍视, 远远地从凤翔府派人迎接它到都城。 韩愈上书恳求庇护这座佛像,愿意冒着水火之灾来驱逐那些诬蔑它的人。 因得罪皇帝旨意,被贬谪到瘴疠的海域边缘, 漫长的旅途中劳累奔波。 那时正值严寒的冬季,雪花覆盖大地, 蓝关和秦岭的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老成有子倪谦字清夫,冒着严寒慰藉疲惫的人们,惊叹相互呼唤。 写下这首诗表达心中的感慨和呼唤, 衰老的骨骼也被这座佛像所安抚。 不惜一身万里之行,人心得以正复,多亏了众人的支持。 曾听闻转瞬间金花般绽放,诗篇涌现,这便是奇迹。 湘美如仙境,知晓有无,至今被绘入画史之中。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雪后蓝关图的壮丽景象,通过描述唐代时期一座佛塔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作者对信仰、人性和美好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地理景观和文化符号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信仰和艺术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富有哲理和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于人生、信仰和美好的追求。

倪谦

倪谦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克让,号静存。正统四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