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诗

雨漫天兮天不得见。水漫地兮地不得践。烝人不粒兮桑田变。 神仙老死佛入灭,伯禹乘龙,仲尼乘筏。出八极兮睨洚淫而不即。 公无渡河兮公既没。妇逐狂夫,与子偕溺。青山推,鳌足断,蛟蛇腾拿,万物错乱。 厥初天一兮生水,其载与天地兮为终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烝人(zhèng rén):指农民。
  • 桑田(sāng tián):指田地。
  • 伯禹(bó yǔ):中国古代传说中治水的神话人物。
  • 仲尼(zhòng ní):孔子的尊称。
  • 八极(bā jí):指天的八个方位。
  • (jiàng):水名,指大水。
  • (gōng):指君主。
  • (fù):指妇女。

翻译

水漫天空,天空无法看见。水漫地面,地面无法踏足。农民们无法耕种田地,田地变得一片汪洋。

神仙老去,佛降入涅槃,伯禹乘龙,孔子乘筏。眺望八方,看着洪水滔滔却不即刻行动。

君主无法渡过河流,君主已经消失。妇女追随疯狂的丈夫,与子共同溺水。青山倾倒,鳌足折断,蛟龙肆虐,万物混乱。

天地初开时,天上有水,水与天地共同构成了起源和终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灾带来的浩劫和混乱,通过对古代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和无力。作者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水的磅礴和无情,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