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
游神近何所,三十六峰前。
鸟下谈经榻,猿窥问字船。
飞萝悬白日,古树拂苍烟。
彷佛秦人住,桃花隔涧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膝汝载:人名,即膝汝载先生。
- 卜筑:选择地点建筑房屋,这里指建造居所。
- 武夷: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家慈:对母亲的尊称。
- 卧床褥:卧病在床。
- 孤:辜负。
- 怅惘:心中感到失落和迷茫。
- 游神:神游,指心灵或思绪的游荡。
- 三十六峰:武夷山的主要山峰,这里泛指武夷山的群峰。
- 谈经榻:谈论经典的座位,这里指学习或讨论学问的地方。
- 问字船:古代文人乘船游玩时,常在船上讨论学问,这里指学问交流的场所。
- 飞萝:藤萝植物,这里形容藤萝缠绕的样子。
- 古树:老树。
- 苍烟:苍茫的烟雾。
- 秦人:指隐居的人,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提到的“秦人”。
- 桃花隔涧泉:桃花盛开的地方,被山涧和泉水隔开,形容隐居地的幽静美丽。
翻译
我的思绪游荡到了何处?就在那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之前。鸟儿在谈论经典的座位旁飞下,猿猴窥视着学问交流的船只。藤萝在白日下悬挂,古树拂过苍茫的烟雾。仿佛看到了隐居的秦人,桃花盛开在隔着山涧和泉水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和对学问交流的怀念。诗中通过“三十六峰”、“谈经榻”、“问字船”等意象,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学问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飞萝”、“古树”、“苍烟”等自然景象,以及“秦人”、“桃花隔涧泉”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怅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学问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