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马移舟六桥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万顷如昼箫管间作诸君剧欢丙夜乃返

十里长桥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 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邦相:人名,指王世贞,明代文学家。
  • 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 六桥:指杭州西湖的六座桥。
  • 王昆山:人名,可能是宴会的主人。
  • 丙夜:古代分夜为甲、乙、丙、丁四段,丙夜即半夜。
  • 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名,这里指美酒。
  • (xiù):山洞,这里泛指山峰。
  •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两种水生植物。
  • 瑶华:美玉般的花,这里形容葭菼的美丽。
  • 洞庭:指洞庭湖,这里用来比喻眼前的湖景。
  • 云门: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别的地方。

翻译

这个晚上,邦相因为有公事先行离开,我与司马一同移舟至西湖六桥,王昆山在堤上设宴。湖面月色皎洁,万顷湖水如同白昼,箫管音乐间或响起,众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直到半夜才返回。

十里长的桥横跨在水面上,我狂呼着明月,畅饮着美酒。平静的湖面映出千丈长的彩虹,远处的山峰光芒如同万家飞雪。宴席旁的枫树和杉树都像是锦绣一般,回船时,船边的芦苇和荻花半掩在如玉的花丛中。眼前的秋色与洞庭湖的景色颇为相似,不要过分夸赞云门那样的异代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西湖的美景和宴会的欢乐氛围。诗中,“十里长桥”、“平湖影落”、“远岫光飞”等句,通过夸张和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丽。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洞庭湖与云门,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采。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