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寒灯结花甚艳蕾蓓若丛珠更赋二律

灯花寒更结,喜色炫归槎。 金粟呈双穗,瑶芝发九华。 光辉流素月,彩艳烛明霞。 一慰东山望,庭阶玉树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夜晚。
  • 寒灯:寒冷中的灯火。
  • 结花:指灯芯燃烧时形成的灯花。
  • 喜色:喜悦的颜色。
  • :闪耀。
  • 归槎:归舟,指回家的船。
  • 金粟:指灯花,因其形状似粟粒。
  • 双穗:双重的穗状物,这里形容灯花茂盛。
  • 瑶芝:美玉般的灵芝,比喻灯花。
  • 九华:九重的光辉,形容灯花的光彩。
  • 素月:明亮的月光。
  • 彩艳:色彩艳丽。
  • 烛明霞:像烛光一样照亮霞光。
  • 东山望:东山,指隐居之地,望,期待。
  • 庭阶:庭院中的台阶。
  • 玉树芽:如玉般美丽的树的嫩芽,比喻美好的开始。

翻译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灯花再次结出,喜悦的颜色在归家的船上闪耀。 灯花如金色的粟粒,双穗茂盛,又似美玉般的灵芝,发出九重光辉。 这光辉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色彩艳丽,如同烛光照亮了霞光。 这景象让我感到欣慰,期待着东山隐居之地的美好,庭院中的台阶上,玉树的嫩芽预示着新的开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寒夜中灯花绚烂的景象,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灯花比作金粟、瑶芝,形容其光彩夺目。诗中“喜色炫归槎”一句,不仅描绘了灯花的美丽,也隐含了归家的喜悦。后两句通过对月光和霞光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色彩和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结尾的“东山望”和“玉树芽”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