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赵公命馆人除舍授餐以待余适产二雏未及趋赴先此寄怀二首

长铗归来叹夜眠,黄金台色正苍然。 高悬一榻平津上,骤启千门碣石前。 风雨未教淩白苧,乾坤何意问朱弦。 无劳大厦歌寒素,柱石明堂四海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铗:长剑。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宝地,这里比喻赵公的府邸。
  • 平津:古代地名,这里指赵公的府邸。
  • 碣石:古代山名,这里比喻赵公府邸的门庭。
  • 白苧:白色的苧麻,这里比喻清贫的生活。
  • 乾坤:天地,这里指世间的变幻。
  •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指音乐或文化艺术。
  • 大厦:高大的房屋,这里比喻赵公的府邸。
  • 柱石:支撑建筑的柱子和石头,比喻重要的支持者或基础。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比喻国家的中心或重要的位置。

翻译

长剑归来,我叹息着夜间的睡眠,赵公的府邸在黄金台的色彩中显得苍茫。 高高悬挂的床榻在平津之上,突然开启的千门在碣石之前。 风雨还未使我屈服于清贫的生活,世间的变幻又何须询问音乐的弦音。 无需在大厦中歌唱我的寒素,作为国家的柱石,我的名声已经传遍四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公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自豪。诗中,“长铗归来”和“黄金台色”描绘了诗人的归来与赵公府邸的辉煌,而“高悬一榻”和“骤启千门”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赵公府邸的宏伟。后两句“风雨未教淩白苧,乾坤何意问朱弦”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最后,“无劳大厦歌寒素,柱石明堂四海传”则自豪地宣称自己虽不富裕,但作为国家的支柱,其名声已远播四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赵公的敬意及对自己角色的自豪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