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同允兆诸子集赵相国第玩月二首

静夜胡床拂斗牛,天街凉月涌青虬。 银窥帝释三千界,玉倚仙人十二楼。 坠露迥沾长乐梦,飞云旋逐广陵游。 淋漓桂醑黄封在,一洗都门万斛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 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这里泛指星空。
  • 天街:指京城的街道。
  • 青虬:传说中的青龙,这里比喻月光如龙。
  • 银窥:指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 帝释:佛教中的天帝,这里指天界。
  • 三千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广大无边。
  • 玉倚:形容月光洁白如玉。
  • 仙人十二楼: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 坠露:指夜晚的露水。
  • 长乐梦:指美好的梦境。
  • 飞云:形容云彩飘动。
  • 广陵游:指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游玩。
  • 淋漓:形容酒液畅快地流下。
  • 桂醑:用桂花酿制的酒。
  • 黄封:指封存的酒。
  • 都门:指京城的城门。

翻译

静夜中,我坐在胡床上仰望星空,京城的街道上,凉爽的月光如青龙般涌动。月光照耀下,仿佛窥见了天界的广袤无垠,洁白如玉的月光倚靠着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夜晚的露水轻轻沾湿了美好的梦境,飘动的云彩似乎在追逐着广陵的游玩。畅饮着桂花酒,封存的酒液在杯中畅快地流动,一洗京城中的万般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中秋夜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的美丽和夜晚的宁静。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将月光比作青龙、玉倚仙人,以及通过“银窥”、“玉倚”等词语,巧妙地表达了月光下的神秘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酒的淋漓和都门万斛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洗去忧愁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