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抵:到达。
- 新安:地名,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 汪司马伯玉: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东山:指隐居之地,也泛指山林。
- 挂梦魂:形容思念深切,如梦魂牵绕。
- 西竺:指印度,佛教发源地。
- 乾坤:天地。
- 孤悰:孤独的情怀。
- 函三室:指佛教中的修行场所。
- 大法:指佛教的教义。
-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直接通往真理的门径。
- 香积饭僧:指供养僧人的饭菜。
- 忘岁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菩提:佛教术语,指觉悟的智慧。
- 参佛:参禅修行。
- 悟晨昏:在早晚的修行中领悟佛法。
- 慧业:指佛教中的智慧修行。
- 差萦念:稍微有些牵挂。
- 尺寸毫端:比喻极细微之处。
- 万古论:永恒的讨论或思考。
翻译
到达新安,拜访汪司马伯玉,共八首诗。 十年来,我的梦魂一直挂念着东山的隐居生活, 归来后,我向西方的印度询问天地的奥秘。 我孤独的情怀寄托在佛教的修行场所, 远距离地探索佛教的深奥教义。 供养僧人的饭菜让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在早晚的修行中,我领悟了觉悟的智慧。 我仍然有些牵挂于佛教的智慧修行, 即使在极细微之处,我也在思考永恒的真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厚情感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东山”与“西竺”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从隐居到寻求佛法的心路历程。通过“孤悰自寄”、“大法遥探”等表达,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末句“尺寸毫端万古论”则显示了作者对于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和对永恒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佛教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