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知诗其一十二吴文定公

肃肃文恪,有严我师。 扣竭空鄙,博约兼资。 片语必法,寸履皆规。 甘雨中含,滋浃时熙。 屡踬于征,靡辞有戚。 公荐以升,黄阁有职。 援呼曰三,导掖谟百。 嗟予不肖,鼎冶负德。 邦作封史,来相予总。 谓言冢君,车迎馆奉。 力襄怀报,宁公戾众。 公往趣成,傍诮莫诵。 公闻斯愠,命我专统。 谓守载属,同群益汹。 终亦靡克,公忾滋勇。 有矢毕命,卒队兹恐。 公归在堂,复侍函丈。 三变泰如,扬休弥畅。 湖山奠高,风霆下上。 嗟子懦与,弗从以往。 中星载回,遄失几杖。 梁木既坏,吾将安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肃肃(sù sù):庄严肃穆的样子。文恪(wén kè):指吴文定公的名字。扣竭(kòu jié):尽力。鄙(bǐ):低微。博约(bó yuē):广泛的学识。规(guī):规矩。甘雨(gān yǔ):指甘霖。滋浃(zī jì):滋润。时熙(shí xī):时常光明。踬(zhì):跌倒。靡辞(mí cí):无言可说。戚(qī):悲伤。黄阁(huáng gé):指官职。援呼(yuán hū):呼唤。导掖(dǎo yè):引导。谟(mó):策划。鼎冶(dǐng yě):指受到恩惠。邦(bāng):国家。封史(fēng shǐ):封为史官。冢君(zhǒng jūn):指君主。车迎馆奉(chē yíng guǎn fèng):指车驾前来接待。力襄(lì xiāng):助力。怀报(huái bào):怀着感激之情。戾众(lì zhòng):指怀着敌意的众人。趣成(qù chéng):前去完成。诵(sòng):念诵。愠(yùn):生气。专统(zhuān tǒng):专管。载属(zǎi shǔ):承担职责。益汹(yì xiōng):增加热情。忾(kài):愤怒。矢(shǐ):箭。卒队(zú duì):士兵。恐(kǒng):害怕。函丈(hán zhàng):指在堂内。泰如(tài rú):如此安详。休弥(xiū mí):越发。畅(chàng):舒畅。湖山(hú shān):指高山大川。风霆(fēng tíng):指风云变幻。懦与(nuò yǔ):胆怯。中星(zhōng xīng):指中心。几杖(jī zhàng):几次。梁木(liáng mù):梁柱。

翻译

庄严肃穆的吴文定公,是我的严格导师。他竭尽全力,学识渊博且慷慨。每句言语都合乎规矩,每步行动都有规矩。像甘霖一样滋润,时常充满光明。虽然在征途中屡次跌倒,但从未有怨言和悲伤。他推荐我升职,黄阁里有了我的职位。他呼唤我三次,引导我百般策划。我感叹自己无才德,却受到他的恩惠。国家任命我为封史,来与我共同总结。他说我是冢君,亲自前来接待。我怀着感激之情助力,不愿与怀着敌意的众人为伍。他前去完成使命,旁人却不肯念诵。他听说我生气,命令我专管。说要我承担职责,与众人更加热情。最终也无法做到,他的愤怒激发了我的勇气。箭矢尽出,士兵们却害怕。吴文定公回到堂内,再次侍奉在侧。三番变化如此安详,越发舒畅。高山大川奠定,风云变幻。我感叹自己胆怯,却不愿前去。中心转回,几次失误。梁柱已经坏了,我将何处安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吴文定公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吴文定公庄严肃穆,学识渊博,对作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中通过对吴文定公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师长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吴文定公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