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禹病疟二月馀余过访不能数语情殊恋恋途中追忆再成二律奉寄
一舸芦花正夕阳,题诗秋色照河梁。
风惊宋玉三秋鬓,露浥相如万古肠。
剑色飞扬闽海外,琴心憔悴越溪傍。
途逢伯乐应相笑,几度盐车扼太行。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君禹:人名,指作者的朋友。
- 病疟:患疟疾。
- 河梁:桥梁,这里指送别之地。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这里用以自比。
- 三秋鬓:指长时间的忧愁使鬓发变白。
- 露浥相如:相如,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的才情。露浥,指露水湿润,比喻才情被埋没。
- 剑色飞扬:形容英勇豪迈的样子。
- 琴心憔悴:琴心,指内心的情感,憔悴,形容因忧愁而消瘦。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这里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 盐车:运盐的车,比喻困顿的境遇。
- 扼太行:太行山,这里比喻艰难的处境。
翻译
在夕阳下,一叶芦花飘荡的小船上,我题写诗篇,秋天的景色映照在送别的桥梁上。 风声惊动了宋玉,使他的鬓发在三秋之间变白,露水湿润了相如的万古才情。 剑气在闽海外飞扬,而我的琴心却在越溪旁憔悴。 在路上遇到伯乐,他应该会笑我,几次三番地被盐车困在太行山的艰难处境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秋日夕阳下,对友人病疟的深切关怀与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宋玉”、“相如”等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才情被埋没的无奈与忧愁。同时,“剑色飞扬”与“琴心憔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现实的落寞。最后以“伯乐”与“盐车扼太行”的典故,自嘲地反映了自己在困顿中寻求出路的艰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胡应麟的文学才华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水龙吟 · 题画,雨中春树万人家。十二年前吴石明笔也 》 —— [ 清 ] 傅熊湘
- 《 中春感兴 》 —— [ 唐 ] 齐己
- 《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 —— [ 清 ] 曹家达
- 《 峨嵋亭即席再送 》 —— [ 宋 ] 郭祥正
- 《 庚戌仲春因公乘传道出巴陵暮登岳阳楼感赋 》 —— [ 清 ] 汪为霖
- 《 戊辰二月自金陵过京口遇雪有作 》 —— [ 明 ] 李英
- 《 壬辰1832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 —— [ 清 ] 徐必观
- 《 乙酉仲春同侯广成先生入郡西诸山探梅游陟三日胜处略尽舟夜与研德云俱共读玻公梅花诗因次韵十首 其四 》 —— [ 明 ] 黄淳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