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春望有作

凄凉今古一荒丘,欲问沧桑水自流。 归去东樵高卧好,青山犹为野人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东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山林。
  •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翻译

凄凉的景象中,古今都只是一片荒凉的土丘, 想要探寻世事变迁,却只见水流自顾自地流淌。 回到东樵山中,安然高卧,感觉甚好, 青山依旧,似乎特意为隐居的我保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秣陵春望的凄凉感受,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诗中,“凄凉今古一荒丘”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