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亦知行路苦,争奈水云心。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古代官名,指官员。
  • 韶阳(sháo yáng):地名,古代指今湖南省岳阳市。
  • 白鹄(bái hú):白色的天鹅。
  • (yuán):猴子。
  • 枫树(fēng shù):枫树,又称枫木。
  • 荻花(dí huā):芦苇的花。
  • (zhàng):瘴气,指湿热的瘴气。

翻译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也知道行路不易,可是拼命奔波也无法改变内心的苦闷。白色的天鹅还未飞过三里,寒冷的猴子已经吟唱了一阵。江南的枫树满山坡,峡谷北边的芦苇花开得很茂盛。青草丛中无穷的湿热瘴气,王孙们到底在何处寻找。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作者行走在胥江上的峡谷,一路向南至韶阳的艰辛旅程。诗中以自然景物描绘人生之路的坎坷和无奈,表达了行路的辛苦和内心的苦闷。通过对白鹄、寒猿、枫树、荻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景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曲折和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生苦难和追求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