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

归使青娥见,知频唱鹧鸪。 斑衣徭女似,香瘴越台无。 食岂争鸡口,栖宁嫁雁夫。 北禽欺汝者,逐我莫愁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生鹧鸪:指活着的鹧鸪,一种珍贵的鸟类。
贻赋:指赠送诗文。
斑衣:指身穿斑驳衣服的人。
徭女:指受雇为奴隶或佣人的女子。
香瘴:指气候湿热,充满瘴气。
越台:指越国的地方。
食岂争鸡口:指吃饭不争抢食物。
栖宁嫁雁夫:指宁愿栖息也不愿嫁给雁的男子。
北禽:指北方的鸟类。

翻译

回去告诉那位青娥,我经常听到鹧鸪的歌声。
像是身穿斑驳衣服的奴隶女子,生活在湿热的越国地方。
我不争抢食物,也不愿嫁给北方的雁的男子。
那些欺负你的北方鸟类,不必担心我会被追逐而孤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独立自由的态度,不愿受到任何欺凌或束缚。通过描绘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斑衣徭女和北方的鸟类,诗人展现了自己与他们的区别,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坚守。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洁明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尊严的珍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