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禾

拾禾田妇满,争稻野凫多。 早恨咸潮浸,迟忧白露过。 蓼花阴古渡,菰叶乱寒河。 更欲携渔具,乘秋涉海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拾禾(shí hé):采摘稻谷。
  • 田妇(tián fù):田间劳作的妇女。
  • 争稻(zhēng dào):争抢稻谷。
  • 野凫(yě fú):野鸭。
  • 咸潮(xián cháo):涨潮。
  • 白露(bái lù):秋天的露水。
  • 蓼花(liǎo huā):一种野生植物。
  • 阴古渡(yīn gǔ dù):古老的渡口在阴凉处。
  • 菰叶(gū yè):菰草的叶子。
  • 乱寒河(luàn hán hé):寒冷的河水。
  • 渔具(yú jù):捕鱼的工具。
  • 乘秋(chéng qiū):乘着秋天的时候。

翻译

在收割稻谷的田野上,田间的妇女们满怀着禾稻,野鸭们争相觅食。早晨就开始担忧涨潮会将庄稼淹没,晚上又担心白露会过早降临。蓼花在古老的渡口阴凉处盛开,菰草的叶子在寒冷的河水中摇曳。我更想带上捕鱼的工具,乘着秋天的时候涉水而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农民的生活场景,通过描写田妇们在田野上收割稻谷,野鸭在田间觅食,以及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展现了一幅朴实而生动的田园风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