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舟穿滩峡尽含悽,夹岸巉岩石路迷。 匍匐千夫牵绝壁,纷纷百丈出飞梯。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 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滩峡(tān xiá):河流中的浅滩和峡谷
巉岩(chán yán):陡峭的岩石
匍匐(pú fú):蜿蜒前进
绝壁(jué bì):陡峭的悬崖
飞梯(fēi tī):攀登用的梯子
淫预(yín yù):凶险的预兆
武溪(wǔ xī):地名,古代地名,今广东省梅州市
太常泥(tài cháng ní):指太常仓中的泥土,比喻困顿的生活

翻译

船穿过滩涂和峡谷,充满忧伤,两岸陡峭的岩石路难以辨认。成千上万的人匍匐在陡峭的悬崖上,纷纷百丈高处有攀登用的梯子。到处都是凶险的预兆,吹笛的声音年复一年响彻武溪。懒得学习,只想长时间陶醉,忧心忡忡,已经像太常仓中的泥土一样沉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而悲壮的画面,通过描写船行穿越险峻的山水之间,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挑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和迷茫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逆境中坚持与奋斗的坚定信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