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

玉辇何年八桂来,衣裳垂向九成台。 千秋历数躬犹在,一代龙鱼事可哀。 斑竹风生鸾吹起,苍梧日落象耕回。 骚人怅望惟瑶圃,欲就重华未有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韶阳(sháo yáng):古地名,今广西南部地区。 虞帝(yú dì):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即虞舜。 赋(fù):此处指赋诗,写诗。 玉辇(yù niǎn):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马车。 八桂(bā guì):指广西,因广西境内有八座名山而得名。 九成台(jiǔ chéng tái):传说中虞舜登基之地。 龙鱼(lóng yú):指虞舜的事迹。 斑竹(bān zhú):竹子的一种,有斑纹。 鸾(luá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苍梧(cāng wú):古地名,今广西梧州一带。 象耕(xiàng gēng):传说中虞舜耕种的地方。 骚人(sāo rén):指有才华的人。 瑶圃(yáo pǔ):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重华(chóng huá):指重回帝位。

翻译

韶阳恭敬地前去虞帝的庙宇,写下了这首赋诗。 玉辇何时载着八桂而来,华美的衣裳垂落在九成台上。 千秋岁月过去,虞舜的事迹仍历历在目,他一生的事迹令人唏嘘。 斑竹在风中摇曳,仿佛鸾鸟在吹拂。 夕阳西下,苍梧地区的景色宛如虞舜耕种的场景。 有才华的人们望着瑶圃,渴望再次登上帝位,但却尚未有机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虞舜的景仰和怀念之情。通过描写虞舜的事迹和他的传说,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古代传说的神秘色彩,表达了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