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大同作

鸡鸣人起大同城,笳鼓凄凄出塞声。 青冢风高貂不暖,白河霜滑马难行。 髡钳昔日图成事,沟壑今朝欲殉名。 枉历三关征战地,无繇一奋曼胡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鸡鸣:鸡叫声;笳鼓:军乐器;凄凄:凄凉的样子;青冢:古代坟墓的一种;貂:动物名,毛皮珍贵;髡钳:古代剃发的工具;图成:计划实现;沟壑:泛指山沟;殉:为某种事牺牲生命;枉历:白白经历;三关:指三道关卡;繇:指军队的旗帜;曼胡缨:指胡人的缨带。

翻译

清晨鸡鸣人们在大同城起床,悲凉的笳鼓声传出边关。青冢上风很大,貂皮也暖不住,白河上霜很厚,马儿难以行走。昔日剃发图谋实现,如今却想牺牲名誉。白白经历了三道关卡的征战之地,却没有一面胡人的旗帜在飘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关战事的残酷现实,通过对大同城的清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牺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作者通过诗意的表达,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