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秋日别缪天自之雁门

燕台秋色晚来多,一片边鸿拂雨过。 双阙芙蓉开叠嶂,九门榆柳落长河。 离人衣袂从军泪,小妇琵琶出塞歌。 况是黄云千里蔽,故园蕙草总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燕台(yān tái):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易县一带。 缪天自(miù tiān zì):缪天,古代人名,自,从。 边鸿(biān hóng):边上飞来的大雁。 阙(què):古代宫殿前的两根石柱。 芙蓉(fú róng):一种花,形容美丽。 叠嶂(dié zhàng):连绵的山峦。 榆柳(yú liǔ):榆树和柳树。 衣袂(yī mèi):衣袖。 琵琶(pí pá):一种古代乐器。 蔽(bì):遮蔽。

翻译

燕台的秋色渐浓,一群大雁飞过边境,掠过雨雾。 皇宫前的两根石柱上开满了芙蓉花,连绵的山峦间榆树和柳树已经凋零,飘落在长河之上。 离别的人穿着军装,眼泪随着行军,而年轻的妇女弹着琵琶唱着出征的歌曲。 何况黄云遮蔽了千里故园,故乡的蕙草还会是怎样呢。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燕台秋日的景色,通过描写边境上的大雁飞过、宫殿前芙蓉花开、山峦间树木凋零、长河上树叶飘落等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融入了离人的悲伤和留守者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体氛围悲壮,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