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万安上十八滩号子

秋乾始见石巑岏,一曲峰回即一滩。 熊耳纷纷无路入,更愁涡底起波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乾(qiū qián):秋天的干旱。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险峻。
  • 熊耳:形容山峰形状如熊耳。
  • 涡底:漩涡的底部。

翻译

秋天的干旱让石头开始显露,每转过一个弯就遇到一个险滩。 山峰如熊耳般密集,难以找到前进的路,更担心漩涡底部掀起波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干旱时节,沿着险峻山路前行的艰难景象。诗中“秋乾始见石巑岏”一句,既表达了干旱使得山石裸露,又暗示了路途的艰险。后两句“熊耳纷纷无路入,更愁涡底起波澜”则进一步以山峰如熊耳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险阻,同时漩涡底部的波澜则象征了前行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行路难的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